close

慢慢來三部曲

更新日期:2008/03/07 04:09

「快!快!快!」是現代人的強項,只是,許多美好都在速度中遺漏了,例如食物的滋味、旅途中的悠閒心情、慢工出細活的手作質感。慢下來,生活才有味道。

記者張寧馨綜合外電報導

逐漸全球化的「慢」運動,已經成為對抗緊張、焦慮的良方!歐美有大批支持者早已開始身體力行「慢」的生活哲學。

慢不單指速度的「慢」,它真正的含意,是希望人們能以緩和的步調享受生活,且願意花時間追求事物的本質,進而讓感官更敏銳。這股風潮,先由慢食啟動,進而是與旅行有關的慢遊,最近更有設計師推崇具個人手作情感的慢活設計。這在在顯示,人們已經開始厭倦制式生活,試著去探索內心真正的需求。

慢食 圍坐餐桌享受好滋味

義大利人Carlo Petrini倡導的慢食運動,由歐洲開始發揮影響力,他希望人們能食用自然的食物,而非基因改造食品,並在進食當下細細感受食物原味,感謝農民與廚師的付出。

國際慢食協會創立於1986年,當時會員只有60多人,經過多年努力,世界各地,包括台灣也有分會成立。慢食協會推廣生產過程不危害環境、不剝削農民、以天然方式栽種作物,並且提醒人們重視傳統食物的價值,因為很多傳統的穀物、蔬菜、水果、動物品種正逐漸消失,若能藉飲食瞭解這些食物的來源、滋味,並明瞭等待的必要,人們自然就會對土地、食物與烹調者給予更多敬意。慢食也讓人們回到餐桌,以食物的豐富滋味對抗快速的生活步調,比起口味單一的速食,帶來更多用餐的喜悅。

慢遊 不再走馬看花

由去年開始,郵輪熱就開始在美國發燒,最熱門的旅遊方式就是搭船遊歐洲,對許多美國夫婦來說,搭郵輪比陸地旅行更吸引人,不必耗費時間在旅途上,可以在兩百多平方公尺的戶外曬太陽、享受大螢幕。旅客捨飛機,改搭火車、輪船甚至以單車作短距離移動。交通工具的改變呼應慢遊風潮,也凸顯旅客不想再忍受疲累旅程的心理。

歐美人喜歡到泰國慢遊,從北方清邁到南方海邊,到處都有泰國廚師開設的國際烹飪課程,老師會親自帶著學員到當地市場採買,傳授泰國菜所使用的香料,做出一道道辨識度高,融合甜、鹹、辣的正統泰國菜。這課程會如此熱門,全歸因於歐美人願意花時間,體驗當地生活的慢遊態度。

根據德國柏林旅遊銷售研究的調查,留在柏林過夜的35歲以下年輕旅客有增多趨勢,這些客層大部份採深度旅遊型態,在同一城市待兩天以上,他們對價格與時尚特別敏感的特質,讓各城市精品旅館如雨後春筍般崛起。因為愈來愈多年輕人,把旅館也當成慢遊行程之一。

慢活設計 會說故事的設計

慢活設計和慢食有很關,兩者都強調應以當地材料生產並重視環保。慢食因為推廣時間長、各地組織多,所以知名度較高,慢活設計究竟指什麼?

先聽聽設計師Raw Nerve讓沙發重生的故事,就不難瞭解。Raw Nerve在英國Deptford後街發現一組沙發,由於沙發的腳已經損壞,皮也破損,而它最後的命運就是被丟棄在街上。但Raw Nerve認為不該如此,於是把它帶回工作室,當工作團隊想著它可能的經歷時,想像力也被激發了出來。

它可能是一個小朋友的城堡或是捉迷藏的地方,也許有對年輕情侶曾經常常窩在上頭。Raw Nerve的設計團隊把它想像成有生命的個體,重新整修這個沙發,並以它為主角想像一段段的故事。沙發的外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,但要閱讀這故事,你必須拿起座墊,與它互動探索才能了解真相。

情感、手作與再造都是慢活設計很重要的特質。簡單來說,慢活設計和綠色環保間有非常多的連結。像巴黎家飾展上名為廢料的議題區裡,幾個婦人現場編織起被丟棄的塑膠袋,參觀民眾也好奇地加入編織行列,看著塑膠袋化身為漂亮的桌墊後,除了不可思議,更對廢料會產生深層省思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milemeim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